关闭

协会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湖南工美行业最新动态
  • 戴清升《石菊假山》
  • 釉下五彩瓷盘 邓文科《
  • 木板烙画 《天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美博萃 > 会员论文会员论文
浅谈釉下五彩瓷分水操作中的“慢”
工艺美术师 钟伟玲

    釉下五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它的历史悠久,以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色彩过渡非常自然。它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画面平滑光亮,晶莹润泽,清雅,明快,具有饱满的水份感。五彩缤纷,艳而不俗,淡而有神,使人观后产生欢畅愉悦之感,深受世界各地人士的喜爱。(如图一:林家湖作品、周益军老师作品、陈扬龙老师作品)。

林家.png     周.png     图1+陈扬龙大师作品《小菖兰》.jpg

图1:林家湖作品《秋菊》               周益军作品《喜洋洋》                  陈扬龙作品《小菖兰》

    釉下五彩瓷,有绚丽的五彩,素雅的蓝彩,柔和的淡彩和清爽的白彩,色彩变化丰富。此外还有绿彩(如图;黄永平老师  作品  )赭彩都离不开分水。无论是花鸟、人物、走兽、山水,皆可用到,是釉下五彩瓷中不可或缺的装饰技法。

2029539.jpg

黄永平 作品《映日荷花》


    釉下五彩瓷中要把水分好,勾线也是关键的。如果勾线不堵水,分水也难。勾线不堵水或堵水力不强,一种原因分线时线条过薄,其次分水时线条未平,还有就是室内气温高这些原因都会造成不堵水。分水简称就是填色,它与各种釉上彩和一般图画中的填色是不一样的。其方法是:将色料用茶水调成稀薄的料水,用笔粘上料水填到坯体纹样里。分水时笔尖不能着坯,只能带动着料水在坯体上一定的纹样范围内迅速而顺畅地流动。利用坯子的吸水性能,使釉彩料均匀、平坦地附着在坯体表面,这就是所谓的分水。分水操作有各种各样:有填平分水的方法、点水法、局部润湿法、罩色、接色方法等等。 
    而釉下五彩瓷分水操作中是怎样的“慢”呢?要使釉下五彩达到理想的水平,画面平滑光亮,艳而不俗,淡而有神,必须做到精心细致,精益求精。然而也离不开分水操作中的“慢”。分水操作中的“慢”并不是做三分钟歇五分钟,懒洋洋的做。而是确确实实地做下去,这样好的作品才能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就像故事中乌龟和兔子比赛跑步一样,兔子自以为是,洋洋得意,跑一下子就休息,而乌龟则是踏踏实实的跑,最终取得胜利。理想的作品是和分水操作中的“慢”是分不开的,这种“慢”是费工、细工,而不是消耗时间的“慢”。 “慢”的目的是为了把作品做到精益求精,而这种“慢”必须注意以下方法要领,通常分为如下:
    一、 色料水的调制:
    调制料水是分水操作中的首要工作:把选好的颜色,从多量中舀取少量,用茶水调稀,筛子过滤。因分水料是由无数粗细不等的色料分布在水中的一种混合体,稍稍静置就会下沉,颗粒越粗,沉降就更迅速,过粗的颜色最好是要磨细。将过滤在碗中的料水,彻底搅拌均匀后,等待2-3分钟,然后倒入杯中不要沉淀底粗的料水。和中国画调颜色有点相似,都不要沉底的颜色。并随之将毫在料水中左右摆动,荡去笔上的聚料,在破坯块中试分料水颜色的深浅。富有经验的绘制者也可以拿着笔在杯中左中摆动,然后提起笔来,看笔落下料水的颜色是深或浅。一般调制料水的浓度,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或浓水、中水、淡水,浓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却只能由富有经验者,根据各种彩料的显色力和纹样颜色深浅的要求来确定。大批量的生产中,为了产品装饰一致,料水的浓度,可以统一用波美比重计测定。这种比重计测定料水的浓度的方法,对于那些色调简单的画面和某种固定的分水操作,并且又是料水消耗量大的生产是适用和必要的。但从手工艺术的更高要求而言,由于所需要的彩料品种多,用量少,加上纹样色调复杂,测定料水的浓度只能靠眼睛和手掌握了。
    二、 分水笔的选择和执笔方法:
    1. 分手笔的选择:
    分水笔用纯羊毫制成,其特点是尖齐肚大,毫长柔软,含水量多。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看面积大小选笔,一般中号分水笔使用得最多。因为它即填小面积,也能填大面积,有时也可以选择鸡头分水笔。
    2. 执笔方法:
    想把作品分好,执笔也重要。不过随着分水笔的要求和分水笔的形状不同,执笔的方法也不同。大批量生产中简单的分水,执笔不那么讲究,并且往往执在笔管的中段,这是为了适应快速操作的需要。而在绘制精工产品的操作中,执笔却常低到靠近笔根。分水时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捏着笔管,无名指甲挨着饱含料水的笔肚,当料水需向坯体涌流时,无名指略向笔肚一使劲,水随将力而出料水。所谓的分水中的“挤水”,料水一落坯,笔尖随即水流动在纹样里,这就是“走水”。料水注满在注定的纹样后,将坯体往暗处的方向倾斜,笔管倒下,笔端稍稍朝上,用侧笔收多余的水,也就是“收水”。这样时而挤水,时而收水、走水,时快、时慢,笔管时竖时倒,执笔就一定要轻松灵活,要发挥几个指头的机械作用。
    三、 确立分水思路,做到“慢”中求精:
    分水之前首先要认真观察作品,不同的作品,可选择不同的分水方法。分水可分为:填平法、虚实法、接色法等等。要想作品做好,须采取各种方法结合,同时在操作中要明确料水落坯前走水的路线,不能盲目下笔乱跑。何处起笔,何处收笔,必须心中有数,要想把作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要遵循以下要点:
    1. 准确把握画面设计要求,明确操作步骤:
    心里想着把作品,分得艳而不俗,清雅润泽,把作品中的虚实体现完美,心里要有个底。不能拿着作品随意分,不管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都要显得艳而不俗。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例如(图二)黄小玲大师的作品《春意盎然》,龟背竹叶是长条形,在坯上有弧度,如果先没考虑好水的走势,就会难以掌握料水,导致料水从叶边流出来,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必须要把流出来的料水小心翼翼刮掉,从而会导致坯体不平整,烧出来就会不光。严重的流料水就会毁掉坯,因此最好不要流料水出来。要把龟背竹叶分好,先考虑料水下笔时的走势,不同的叶有不同的走势。第一次用淡兰黑笔沾上茶水自中间至叶基分一层淡蓝色,过渡要自然,浓淡分明。包括旁边的圆点也要分一层平兰黑色,在分时注意收水时不能过急。用眼睛看着料水流动,慢慢的吸收,同时坯体也要随着料水的明暗关系不同方向倾斜。待干一段时间,才能进行第二次分,因为刚分的料水未干透,再接着也不会粘色。有时也会导致料水冲泡或起皱,第二次用干净的中号笔沾茶水往叶尖填一次水。待水被坯体吸收后,用墨绿色自叶尖往叶基分一遍,下笔要流动,不停顿,不然会留痕迹。这时左手也要将坯体倾斜,墨绿色到叶基时,其料水渍停留片刻,将笔上墨绿拧干后,吸收多余的墨绿色。这样由叶尖至叶基吸收的时间不一样,就形成了自然浓度变化。这时眼睛最关键,要盯着墨绿色慢慢地被坯体吸收,不能过急,太急颜色深不进坯体里,太慢会留痕迹,颜色烧出来会不平坦、光滑、不自然。第三次分时,待墨绿色干透后,用黄色点茶水自叶间至叶尖,这时笔尖不能撞动墨绿色上,要用笔尖带动黄色料水顺畅的往叶尖流动。然后慢慢的用笔朝上,笔管倒下,用侧笔收回多余的黄色。这样墨绿色中叶带兰黑色的质感,同时还产生黄色的色相变化。画面中的桃花虽然不多,但也要分虚实关系,花苞要比开放的桃花深。桃叶先用浅绿色由叶尖往叶基深,料水停在叶基深些,用笔收多余的料水。待干后片刻,用笔沾茶水往叶基至叶尖罩上玛瑙颜色。(注:每次罩色都要等颜色干后再罩另外的颜色),虽然画面简单,但是分水采用多种分水方法;如渍水法、点水法、局部润湿法、接色法和罩色法。理想的釉下瓷作品必须费工、耐心、灵活运用不同分水技法,从而使分水操作中“慢”。

图2+黄小玲大师作品《春意盎然》.jpg

图2:黄小玲 作品《春意盎然》


    2.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对设计作品进行再“创造”:
    在釉下五彩瓷中,作品的表现中,创作时都要做到意在笔先,同样主宾分明,在分水操作时,根据设计意图把主宾分得一目了然。必须与平时对颜色的发色性能掌握的程度有关,同样一种料水和相等的吸水时间,在吸水弱的坯上,色会薄些,而在吸水性强的坯上色则会厚些。随着坯体吸收水性能的不同,分水彩料的浓度,也要有所区别。发色力强掺填料少的色料不宜过厚,料水浓度转小。发色力弱或掺填料多的色料层不宜大薄,料水的浓度较大。例如图3:黄小玲大师作品《绣球》,兰黑色叶配淡青松绿花,主体要突出绣球花,把绣球花突出立体来,得由里深外浅。须分一层淡淡的底色,淡黑或淡黑墨绿色都可以,因为青松绿发色力弱,暗的花瓣会深不进,必须分层底色,底色也要分深的、浅的,最浅的三杯层次料水分一遍,笔尖沾清水或茶水,下笔由花尖至花基落笔,左手将坯体徐徐向上倾斜,料水至花基时,让料水停留片刻再笔管朝下,用侧笔收回多余料水,最浅的这层花瓣也就是说开放在最外面这层花瓣用最浅这杯料水,待干几分钟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分第二遍,完成二遍的底色后,等底色干透些,再用青松绿按三种层次调好三杯层次的青松绿分,如果要想花基加深,趁在收多余的料水时可以轻轻的往有多余的料水中轻轻点上深的青松绿,这样花瓣颜色明暗关系更强,过渡也自然。要把绣球花花瓣分得像是都要争先恐后要开放似的。

         图3+第一遍.jpg   图3+第二遍.jpg   图3+第三遍.jpg   图3+烧成后.jpg

图3:第一遍                第二遍                  第三遍               烧成后

    每个坯体器形各种各样,变化多端,设计的思路也不一样,分水随之也不一样。比如说图四:黄小玲大师作品《农家乐》,要把豆角分得往下沉,让人感觉豆角正在不断的生长,压着叶往下沉,那么豆角叶与别的叶分法不同。一般情况是里深外浅,而这豆角叶里面的叶浅,表面叶最深,并且分虚实关系。近叶深远叶浅,越远的越浅,感觉有种朦胧的感觉。叶是复合色绿色,叶不但最外面这层深,而且把绿色从叶基下笔带动绿色往叶尖。左手扶着坯要慢慢的往下倾斜,让绿色叶慢慢的往叶尖流动,用笔吸收多余的绿色。然后把深的绿色用杯子倒出一半,加点茶水进行分二层的叶,这时要把坯体放在桌上观察,叶的颜色是否有虚实变化。下一层叶分怎样的浓度,心里要有个底,同时,眼睛和手都起了掌握颜色的作用。用眼观察分得是否有效果变化,手还可以触摸料水是否深。有的料水分在坯上有一种假象,看上去颜色深,但实际烧成瓷后颜色不够厚。这时手也是掌握颜色的一种方法。把豆角叶最前面一层分出虚实关系,然后整个画面又把虚实关系拉开些。分时要学会用“七观法”,“七观法”里提到“步步看,面面观”(见《新美术》1980年第二期),最远层分得更虚,实中有虚,和前面一层对比要有变化。其次花也很重要,也就是说万绿丛中一点红。豆角花也要分深浅,开放的花比花苞要浅些,开放的花由花尖至花基分,小苞花要分得深。然后用白色从花基下水至花尖慢慢的吸收多余的白色,这样豆角花才润泽、雅致。

图4+黄小玲大师作品《农家乐》.jpg

图4:黄小玲 作品《农家乐》


    有的作品设计叶面积比较大,这时就要把笔上的料水量满足,分水要迅速。下笔后不能犹豫(如图五)比如说:荷叶虽然是平面,但坯体下必须放个铁锅分才能控制水的走势,但笔上要含料水要够纹样的吸收,下笔要流畅,不能停顿,不然不光滑,会有痕迹。这时左手要随着料水在坯体上的吸收往下斜,把料水笔拧干后慢慢的吸收多余的颜色。像这样的大叶,分水要着重大局,色块间某些细小角落未分到,可在收水后用笔尖去补填,不能因小处造成大局的不均匀。这时双手乃至全身动作一致,左手拿坯,必须掌握好坯的平度,与倾斜度。当料水要自叶基流时,就将坯体徐徐往下斜,而且不能过急,吸收多余的水份,也得慢慢的让料水被坯体吸收。

图5+第一.jpg   图5+第二.jpg  图5+第三.jpg  

图五:第一                        第二                              第三

   图5+第四.jpg    图5+第五.jpg

  第四                                 第五


    做好理想的作品,是由于它的费工、细节比较复杂,就影响速度“慢”。当然分水操作中不完全都“慢”,有快慢结合的步骤。比如说:有些满花瓶底色可以采用填平水法,其次花和叶就分出明暗关系,也有分水中快的。比如说小枝小叶分水要快些。分水中有一种填平水法,只要把料水分布均匀色块,多用于满花的底色,以及其它图案,纹样的装饰,只要求厚薄一致,在一个色块中不讲究浓淡变化,靠不同的明度和艳度的各种色块,互相对比产生节奏,只要达到平整、均匀、光洁、厚薄一致就可以了。分水中的慢或快慢结合, 就像弹钢琴一样,拇指、食指、中指可以不停的动,也有时食指、中指在弹,也可以只用中指弹,都是根据某种情况而定。
    经过上述总结分水中操作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从而使分水中作品费工,造成“慢”。只有这样分出来的作品才能晶莹润泽、清雅,让人看了陶醉的感觉。


 

 

来源: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  时间:2015-06-25 10:35:51